LPR连续8月持平 降息空间收窄-天天热头条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4月20日,央行官网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两类均较上一期保持不变。在业内看来,在降息空间收窄和负债端改善缓慢背景下,后续银行LPR报价进一步调降的空间也大幅受限,整体利率或以稳为主。
(资料图)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两类均较此前保持不变。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自2022年8月以来,LPR报价截至目前已经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作为LPR定价之锚的MLF利率按兵不动,且宏观经济和地产的回暖复苏态势确立,减少了依然面临较大净息差压力的银行下调LPR加点的意愿与动机。
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开局良好、起步平稳,强劲增长势头超过市场预期,社融数据和信贷投放从总量、结构、效果上看均有比较明显、全面、超预期的改善,与此同时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金融市场、货币体系、贸易需求等各方面仍存不确定性,庞溟认为,下调LPR的可能性、必要性与迫切性并不高,这是LPR持平的根本原因。
自LPR改革后,MLF利率作为LPR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此外,在MLF等政策利率之外,也会综合考虑银行成本端和贷款需求端对加点幅度的影响。
在本月MLF续作之前,因4月以来广东、河南、湖北等地多家中小银行纷纷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引发新一轮降息的猜想,进而延伸到LPR进一步调降的预期。
不过,4月17日央行开展了17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75%不变,政策利率持平前期,降息预期落空,也使得4月LPR报价调降的概率大幅降低。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2023年以来,在信贷竞争性投放下,部分优质对公客户中长期贷款利率进一步降至2%-3%的超低水平,消费贷、经营贷等贷款利率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行,且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下,多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已降至4%以下,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一季度,整体信贷利率预计延续下行态势,银行经营业绩将进一步承压。
同时,存款定期化现象仍严重,存款成本居高不下。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其中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接近10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仍然较强。一季度(企业存款-M1)合计新增2.54万亿元,同比多增9000多亿元;同时,3月M2同比增长12.7%,仍处高位,但M1增速仍显低迷(5.1%),M2-M1剪刀差继续环比扩大0.5个百分点至7.6%,表明年初以来企业存款定期化现象依然严重。
2023年以来,资金面易紧难松,银行市场化负债成本中枢整体抬升。从资金利率看,截至4月20日的数据显示,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期品种多数上行,其中隔夜Shibor报2.207%,上行7.7个基点;7天期上行0.4个基点报2.101%;另外14天期上行4.6个基点报2.331%。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仍然强调,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温彬指出,考虑到今年以来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信贷需求有效复苏,在市场主体融资意愿增强、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的情况下,当前继续加码宽松政策的必要性下降,降息空间进一步收窄。
温彬认为,央行或将更多依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定向降息”,在降成本的同时兼顾调结构,实现差异化精准支持。在他看来,后续,触发降息的重要因素,仍是经济和融资修复的可持续性。若当前消费复苏的态势不能延续、房地产链条难以实现良性的循环、长期投资动能疲软、民间投资持续回落,以及居民部门信贷回暖不可持续等,年内或不排除仍存在小幅降息的可能。而LPR的继续调降,除依赖于政策利率的下调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与负债端改善相匹配,以保证银行自身净息差维持在相对平稳水平。
周茂华同样称,短期看,经济稳步复苏、货币信贷环境保持适度宽松,央行短期进一步加码政策并不迫切。接下来央行需要关注政策对内需复苏的传导,合理调节信贷投放节奏,防范潜在资金脱实向虚风险,提升政策支持精准与质效,突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