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转化生产力重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杨月涵)聚焦先进能源、生命科学两大战略性前瞻性的产业,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正成为北京科技创新的主平台之一,纵观整个昌平,主导产业集群的拉动作用也愈发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不可忽视。

1月16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提到,科研要素要转化成生产力,要在昌平落地生根,就需要科技、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重点是把科创金融做大做强,实现科技、企业、金融等要素更好地串联。

产业方面,支现伟提到,“我们将聚焦构建‘3+2+1’产业体系,3就是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和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2就是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1就是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我们的产业集群更科学、经济韧性更强”。

“原来我们主要是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分别为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和先进制造,前一段时间国家公布的中小微特色产业集群中北京有两个,一个是集成电路,另一个就是我们昌平的生命科学园。”支现伟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全国共有100家集群入选,昌平区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榜上有名。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坐落在连贯海淀区与昌平区“金十字”北清路科创走廊上,是北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支撑载体。目前入驻企业超过600家,其中上市公司有7家,市级以上的高端人才有300多人,其中国家级高端人才有80多人,两院院士有20余位,创新资源高度富集。

“从整体上来说,三大主导产业是我们坚定不移朝前推动的,而且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这些产业都是有未来的。”支现伟称,“因此如何支撑这个‘3’就是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方面,我们要发力科技服务业,毕竟昌平有这方面的优势,将科技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到10%以上,其抗风险能力也就更强了。另一方面,还要把科创金融做起来。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群已经建立了系统的基金管理体系。同时,我们也将做大做强昌发展公司,规模做起来,能力做起来,人才聚起来,从而发挥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资金需求的政府引导作用。”

据了解,昌发展公司是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的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为加快区域高精尖产业引入升级,昌发展公司自2016年起设立昌平中小微企业双创发展母基金、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母基金、北京市产融合创母基金为主的科技产业母基金。2022年12月,昌平区与北京安鹏碳中和基金成功签约,基金将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及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

“我们也要汇聚更多的科创金融机构,比如国际化或者国内的基金,投资公司以及能够支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金融机构在这里落地,进一步支撑和促进产业体系,真正把北京的两个万亿级产业、五个千亿级产业做得更好。”支现伟称,“我们的医疗健康是五个千亿产业的其中之一,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打造首都医药健康产业‘核爆点’。”

关键词: